寫在休學之後(ㄧ點五):螺絲釘文的Q&A


上禮拜的某天晚上,我因為寫 code 寫到有些疲憊,想說放鬆一下,心血來潮決定寫點文章抒發自己對學習、對體制、對世界的一點看法。在把腦中想法構思組織一番之後,分類出幾個主題,計畫利用休學後的閒暇時間寫一系列的文章。

於是當天晚上用了快四個小時寫下《寫在休學之後(ㄧ):別做螺絲釘,做自己》這篇文,隔天早上也沒想太多,稍微檢查後覺得沒問題就發出去了。沒想到竟造成比我意料中還要大的迴響,這陣子訊息量和好友邀請也大到有些難以負荷的程度。

由於我最近實在太忙,訊息很多都是已讀狀態,沒辦法每則都回,只能在此說聲抱歉。剛才稍微整理了一些網友針對原文敘述所提出的問題與質疑,決定用這篇來一次性的回答。

Q: 走出自己的路是很好,但你只從你個案的立場來思考學校該怎麼樣,不覺得太過偏頗嗎?

我的立場當然不能適用在全部的學生身上,但這篇文會受到某種程度的關注,部分就是因為不少論點能適用在非常多大學生身上。特別是文中舉的例子,周遭很多同學都抱怨過,他們只是發出的聲音比較沒被看到,並不代表問題不存在。

同時,作為一個曾經的台大學生,用自己的經驗點出我所認為台大(或是任何大學制度)存在的問題,我覺得是很重要的。因為任何體制都該能被挑戰,對事情提出批判才能找出問題、解決問題、讓體制進步。

Q: 對你沒意義的制度,並不代表對別人也沒意義吧?以一個系而言,這些制度是它把關自己系的產出的手段,期望放寬標準的同時,有考量過這樣作真的對「物理系」、對「數學系」好嗎?

同意每個系都有把關自己系的產出的手段,但「放寬標準」跟「放低標準」兩者是不一樣的,放寬意味的是給予學生更多彈性。當前的制度缺少一個能讓學生因應不同的個人情境去抬高、轉換標準的彈性,是我覺得很難過的地方。

到底是要讓學生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還是成為科系希望他們成為的人?這個問題一直都在。如果制度沒辦法兼顧兩者,就代表可能還有改進的空間。因為科系是以人為主體,當一個系因為規則缺乏彈性,導致無法得到大部分內部學生的認同,我認為就是對產出沒有做出足夠好的把關。

Q: 你如果保持著坦然面對的心態,自己不去要求優異的成績的話,不就沒有所謂強制地扭曲了學習節奏的問題了嗎?

說得沒錯。好成績使得節奏被扭曲,好節奏使得成績可能變差,這規則實在太怪,所以我坦然的休學了。

Q: 課爛,要麼反應,不然就想辦法省力地考過啊?課堂上不也可以讀自己的書?實力夠的話不去上課、出席率的分數不拿,直接考過就可以,不是自由得很?

這正是我大一很多課程在做的事。重點在於,雖然制度有缺陷時可以用各種方法繞過去,但沒人點出來,這個缺陷就會一直在那。另外,有時因為必須修這樣的課程,導致其他想修的課被卡住,對很多學生造成不少困擾。

Q: 通識是大學要確保「多元」的一種手段,而你的多元從頭到尾都只集中在數物的內容,世界上有畫家、有作家、有醫師、有家庭主婦、有動物學家、有政治家、有商人,脫離數物範疇的內容多的是,怎麼會覺得橫跨幾個性質類似的系就很多元了呢?

因為自己在數物上相較其他領域投注更多精力,而造成「多元只集中在數物的內容」的錯覺,是我寫文時表達不夠明確的疏失,這邊稍微針對個人的經驗和對多元的想法做點補充。

基於對文學有些興趣,我大一時特別和中文系的朋友一起旁聽他們系上的文學概論,還會在上課舉手問問題。我也因為對嘻哈音樂的興趣而研究了編曲、歌詞結構和一些嘻哈的文化。我會和室友花時間討論哲學、研究廚藝原理、討論物理和一些人文思想的連結。因為對行銷領域的分析有些 insight,還被商管學院的學長邀請去打商業競賽。平常只要對某個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有興趣時,我在爬完資料後甚至會直接到 Facebook 或 Google 肉搜該領域的專家,把人約出來吃飯聊天。

我認為這些過程都是促進多元的重要環節,但是通識學分的存在會壓縮做這類事情的時間。並沒有說通識課程品質不好或是沒有意義,台大很多通識課是很值得上的,我自己的媽媽也是某科大通識中心的國文老師,以前在家看她備課的用心程度就知道這類課程絕對有其價值。

但是,通識的「規定」容易讓人沒辦法朝著「自己想要的多元」前進。特別是許多規則讓我覺得很怪:為什麼普通生物學是通識,但分子生物學就不能抵通識?為什麼台灣歷史與人物是通識,中國歷史與文化就只能歸在選修?

橫跨幾個性質類似的課就很多元嗎?這很難說。但如果對於「多元」所限定的課程有涵蓋其他系的課而非只有通識表單上的那些,才能造就更多的選擇、更大的多樣性吧?人的多樣性是天生的,不應該是給台大的通識課把關的。尤其從學生同溫層的觀點,現在台大的通識風氣比較像是「瘋狂搶涼搶甜簽,大部分人都簽不到想簽的課」,這難道有達成通識設立的初衷嗎?

Q: 若你主張沒有作業跟時程表,那出現了自制力不佳達不到課程要求的學生,你要不要替教授負責?

所以綜合來看,有作業和時程表可能會壓抑部分程度好、自制力佳的學生成長,沒有的話可能導致自制力不佳的學生達不到課程要求,使得教授受到壓力。換言之,問題一直都在,重點應該放在如何去解決它。至少以目前的情況,自制力差的學生沒有因此比較認真讀書,依然在用各種方式應付成績,反倒是自制力好的學生被制度壓抑。強迫不想學的人學習結果反而妨礙想學的人學習,我不認為從長遠來看是好的。

Q: 你覺得是課程設計得不好,還是是你個人進度過於超前,以至於課程在兼顧大部分同學的權益下,難以照顧到你?如果只是個案,系上怎麼可能花工夫額外開路給你走?

個人程度是一回事,系上課程設計是另一回事。我點出了兩個問題:第ㄧ,制度對個人程度較高的人沒有足夠的彈性。第二,系上許多課程的品質並未達到大部分系上學生渴求的標準。第一點是對系上大部分程度好的人切實存在的問題,而第二點,跟個人程度無關,是系上的同學圈傾於認同的一件事實。非常多的個案,會導致這變成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

Q: 停修的額度變多,則行政端、教學端,都要付出代價的,更何況多給你停一門課,對學校而言就是多幾千個停修的額度。為什麼不要求自己在最初的幾個禮拜就搞清楚課程到底合不合適自己?

這個問題所提到的「代價」,是建立在「覺得找不到更好的解決方法」下所主觀認定的,但我認為制度可以改善的角度有很多。多幾千個停修額度有何不可?我不解的是,為什麼不要只用一個無限期的退選系統就好,而要分成開學三週內退選、三週後停修的規定呢?當然針對這個問題,學校已經給出過很多理由,只是多數理由我並不太認同。

停修的原因千百種,從來不會只停留在成績和課程品質上。家庭因素、人生規劃、突發情況等,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學生在學期中想要停修。然而因為停修會留下紀錄,導致很多學生不敢去挑戰難課、發掘更多的可能性,這是已知的。

Q: 理學院的ABC順序,基本上是有承先啟後的順序,那主要是為了培養研究人材,而不是工程師。側重A跟C的話,只能說你很實務取向。理論取向的人基本上就是ABC吧?

我從來沒有說不能照 ABC 的順序學,我自己在數學系和物理系讀過,對於哪些知識是建立在其他知識體系上是很清楚的,也同意很多情況下用 ABC 的順序學習是好的。我只是舉一個工程的案例,想要表達大學不應該只有限定 ABC 這種方法,而忽略了不同學問、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邏輯和方式。每個人都該有選擇學習方式的權利。

Q: 先完整的學習(先不討論實際上學習的成效如何)過後再來實際運用,這樣的歷程不一定不好吧?如果做中學的話,會不會有學習不完整的問題?

這個問題,網友「」已經幫我回答完了,以下直接引用他的回答:

「雖然大學,應該說各種教育機構都很喜歡使用所謂「完整」「有系統的」這種標籤,但是所謂完整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們都同意知識的疆域非常之廣而且隨時都還在擴張,到底為什麼這些教育機構可以毫不猶豫的描述自己是『完整的』?事實是當我們想要深入研究一個東西的時候就會知道根本不可能有學完的一天,所以先學完再來用是一件對我來說很奇異的想法,雖然這個世界很愛如此形容。

我認為這種『完整』的想像之所以會形成有幾個原因,首先,方便說服學生把時間(和金錢)投注在這個課室裡。學生通常對於學習目標所擁有的知識是相對薄弱的,我覺得『完整』這個標籤是一種為了進行溝通所發明的想像,畢竟不用這種敘述可能也很難解釋為什麼你必須學那些東西。再者,在擬定課綱和課程設計的時候,老師所面對的也是一個不定對象,他們並不能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和擬定課程方向,這種狀況下,廣泛的納入更多可能遇到的狀況就會變成所謂的『基礎課程』,也因為很廣泛,感覺就可以用『完整』這個詞形容。我覺得目前的教育問題是出在這些原因被無視,所謂的『基礎』莫名的獲得了一種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地位。但這樣的權威在學習裡真的有意義嗎?

屬於學習者完整確實應該就是夠用就好。其實就算是課堂上的完整設計良好的課綱也必然是被從這個世界中擷取下來,傳遞給學生的東西。今天幸運的遇到有強大組織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老師,就可能可以很有效率地獲得知識而不需要到處撞牆,但相反的,如果遇到的不是這樣的老師,或者課綱設計的不服學生需求,學生就是用不到,那他就是無用的東西。

我認為不要神聖化這些知識,好好的學他們用他們才是良好的人和知識的關係。當然,學了很開心也是有用的一種就是了。」

Q: 你是不是家裡很有錢,不知道一般人的生活壓力?

我是來自台南邊疆的一介平民學生。

Q: 你提的這些問題,入學前不知道嗎?

高中時期對台大的優缺點多少有些聽聞,而自己的哥哥也是這裡畢業的,所以想說至少在這待一陣子親身體驗看看再決定,不要太早下優劣評斷。一年讀完,結論是這個體系沒那麼適合自己,於是離開,順便把看到的問題、覺得學校可以改善的地方寫出來。

Q: 你大學才讀一年半,當然覺得修的課簡單啊,怎麼知道以後不會遇到更難的挑戰?

我在這一年半的時間,修了物理碩班的電動力學、博班的廣義相對論、電機系的專題研究和號稱最硬的程式課、數學系的榮譽學程。若撇開修課單論旁聽,那就更多樣了,這邊不多細提。且即使修了這些課,最終成績依然有系上前三,裡頭並沒有任何什麼成績不好反過去貶低教學者的成分在。

雖然絕對不敢說我自己已經看到台大的一切,但單就自己去各種類型的課裡頭接觸的結果,我得到的感想是,在這個知識取得相對過去容易許多的年代,大學並不是一個絕對的必要,大學外也存在著非常多更加困難的挑戰。

Q: 你是不是很討厭台大?

並不會。我只討厭台大的制度,但還蠻喜歡台大的人事物。

我非常欣賞台大數學系的教學訓練,齊震宇教授的分析課、謝銘倫教授的線代課、余正道教授的代數課(雖然學期到一半因為要學做音樂而停修了)、蔡忠潤教授的微積分課……這些課程對我有著巨大的啟發,也大大改變了我想事情的方式。電機系黃鐘揚教授的資結課和網路專題,可以說是我上大學開始寫程式的啟蒙課程,對我日後寫程式影響很大。即使離開台大,我依然會花時間去旁聽想聽的課,這點完全不衝突。我在這也遇到了很多厲害的同學、學長,激發了我很多想法,這些都是我喜歡台大的原因。

只是就像前面幾個問題所回答的,現在知識取得容易,要認識厲害的人也很容易,大學已非絕對必要。而且這裡的修課制度讓我感到無法很自由的學習,所以才會選擇脫離。

Q: 你覺得台大會比其他大學差嗎?

要看是從什麼角度,以及對「差」的定義。論教學,清大林秀豪教授放在開放式課程的普物、熱物和應數課,是我上過品質最好的物理課程。成大劉珈銘教授的高等微積分課,不見得是最深,但是是我上過最淺顯易懂的大學數學課。論實作方面,我不覺得台科大的訓練會比台大還差。論制度,我覺得有不分系的學校才真正最適合我。

論學生的話,我覺得台大對基本科目成績的看重導致失去了很多優秀的學生。我有個交大電工的朋友叫王文治,他實作東西的能力、快速學習的能力,即使放到台大依然是頂尖水準。但考學測、考轉學考,就是進不了台大,因為這些考試都在刁基礎科目的細節。而我自己,如果高中沒用奧林匹亞競賽推薦,直接考學測應該也是沒辦法考進來。

各校都有其優點,人才也臥虎藏龍,我不會說台大比其他學校差,但反之亦然。

Q: 對你來講,什麼樣的體制是最好的?

有無限資源、頂尖同儕且沒有任何規則的體制。不過這種不可能存在就是XD

Q: 休學後有什麼打算?未來會復學嗎?

這點就先讓我替自己留點隱私,能透露的就是不久後會先去把兵役服完。會不會復學,就看接下來這兩年自己的想法和權衡事物的方式會如何改變吧。

Q: 系列的下一篇什麼時候出來?

不確定,因為我休學是為了成長,時間上的拿捏也是以讓自己成長為原則。現在的我需要好好沈澱、開始工作了,這篇應該是近期的最後一篇。之後有空或心血來潮時再繼續寫,但那應該是很久以後的事了XD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物理與奧林匹亞大小事

怎麼準備科學班甄試

柯南主線漫畫列表